早春时节,鹭林河畔的白梅悄然绽放,以淡雅清香随风沁入路人心田,正如梅香文化般以雅静的芬芳涵养着经管师生独有的精神气质。
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合学科特点,以“融·聚”党建品牌为引领,挖掘“梅香四品”中的“清气满乾坤的高洁品位”,学院文化和廉洁文化互融互促、相得益彰,获评校级学院类清廉示范单元。

经管学院党建育人中心
在丰富学院梅香精神四个层面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学院党委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厚植廉洁文化落地的制度沃土。立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学院上下“一盘棋”,制定“梅韵清风-经管学院廉洁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建立一个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面向全院教师和学生做到廉洁教育“两个全覆盖”,签署领导干部廉政、教师师德师风和学生诚信“三份清廉承诺书”,开展廉政主题交流会、课程思政+廉洁微课比赛、甬上廉洁人物故事宣讲、甬上廉洁人物话剧表演“四个活动”,实现师德师风、纪律作风、思政育人、校园文化活动和本土文化建设“五个融入”;同时,学院以“办学全程融入、业务全域渗透、文化全院浸润”为导向,将清廉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职能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共落实;通过构建党委主责、纪委专责、师生共责的工作格局,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形成学院领导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行政人员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的良好氛围。

任课老师录制课程思政廉洁微课

明德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开幕仪式
“德性和党性一样,不会随着人的年龄、资历、职位自然增长,需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地‘养’。坚守俭,就能养出廉,始终保有赤诚之心,才能长出德性的参天大树。”明德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宣讲员朱佳怡在给参观嘉宾讲解时掷地有声,而她成竹在胸的底气就来源于日常对基地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所获得的熏陶和成长。“廉洁教育做得好不好,别人说了不算,学生的反馈是第一位的。”辅导员李凯磊老师信心满满地说道。

明德宣讲团接待参观
学院以“共生共建共享一心育人”为指导思想,构建资源、微课、演说、图书“廉洁文化四库”,积极探索以书院为载体的廉洁文化建设“经管模式”。“做自己的会计师”“书记来了”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廉洁宣教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2024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余场,受益学生超1000人次。
花香之后,果实挂枝。学院学生摘得2个省二等奖和1个省三等奖,助力学校实现“卡尔·马克思杯”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零突破,学生拍摄的网络短剧入选省教育厅“真理的味道”网络展映,编演的话剧《少年叶澄衷》获第八届宁波帮故事大赛二等奖,明德宣讲团获评宁波博物院优秀志愿者团队。

明德宣讲团获评宁波博物院优秀志愿者团队
践行长期主义,听起来似乎有种“慢慢求索而无尽头”之感,然而正因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在看似缓慢的进程中干好艰难而正确的事情。面向学生群体的廉洁教育已成效初显,接下来该如何扩展受众群体,引导更多教师自觉自律地参与廉洁文化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学院考虑将教育基地从生活区向教学区拓展,构建更为广阔的线下空间。校内资源的协同联动已经初具规模,如何通过校外合作接力扩大共建“朋友圈”?学院尝试从宁波帮博物馆起步,链接王阳明故居等本土廉洁地标,构建起“校地共建市级矩阵”。
廉洁不是选择题,而是必考卷,经管人将以“香自苦寒来的坚韧”和“独先天下春的奋斗”,继续奋力书写清廉示范单位创建的“高分答卷”。
(通讯员 张晓雁,图片由经管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