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细节,业精于专
—— 记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国平
张国平是我校 1991 届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现为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1项,合计有160个以上专利,2015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自主设计的自开油瓶拿到了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红点奖,是无印良品、OXO等知名企业的厨具供应商。初见本人,他面带微笑,还亲自倒咖啡招待我们,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首先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四个人太过于紧张,甚至连名字都忘记介绍。张国平认为介绍自己的名字很重要,要让别人能记住你。接着,他开始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大学期间,虽然并未担任班干部等职务,但他专注学习,完善自己分内之事,做好兼职事务,凭借沉稳踏实的行事作风赢得了老师的赞扬和信任。四年来,他一直与老师们如家人、朋友般相处,师生情成为他最难忘的大学记忆。谈及兼职经历,他认为很多学生受盲目兼职影响而荒废了学业。而他直面时代浪潮的冲击,冷静思考自身状况,合理安排学习与兼职的时间,稳步向前,并从中收获了珍贵的人生经验:做任何事都要冷静,冲动是魔鬼。如今他告诫自己的员工,不可被美好的愿望和相关利益吸引,要沉下心来,从商压力虽大,但只要专一、坚持、坚守,压力便可化解。
从学校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村办企业做秘书,他坦言当时没有事情可做,一个月上班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万般无奈下他进入了一家承办公司工作,当时工资仅仅100块钱一个月,那是他人生中无比黑暗的一段旅途。但是生活的压力和残酷的社会竞争没有将他打倒,1993年他努力考到县外贸局,本来打算前往上海筹建办事处,机缘之下最终还是留在了宁波。几经辗转后,他到了宁波市进出口公司工作,由于不懂外贸,起初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但是他把握每一个机会,利用别人午睡时间看单据,半个月后便学会了自主运营。困难不止一个, 由于打字速度比较慢,他经常工作到夜里一两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三个月后他被任命为经理,事业也从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可以在这条成功路上一直安逸地走下去,他却选择另辟蹊径挑战自己,放弃原来公司的所有成就,在1999年下海从商。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台湾商人建议他步入研磨器行业。“创业”这个充满诱惑又带有风险的字眼撩动着他年轻而勇敢的心,他决定放手一搏。2003年,他开始做2种产品,到了2005年,他的公司有3位设计师,500多种产品,初具规模。在创业的日子里,他卸下年少的浮华,在白驹过隙的时光里踽踽独行。发展到如今,公司已经不断壮大,有了8位设计师,
200多种产品。就职创业之路虽然布满荆棘,幸运的是他坚持到了最后,终于收获了自己的果实,人生的花篮也得到了独一无二的丰盈。
分享公司的发展经历,他觉得是艰苦的,他的创业之路遇到过无数挫折和困难,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面孔,嘲笑的、冷漠的、挖苦的 …… 还会有很多的壁垒,外商会要求公司出示各种检验证书,而且国内缺乏检验方面的人才。足够的勇气、足以承受挫折的心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他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他每天坚持看政治和军事新闻,了解时政大局,以更好地定位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他坚定地做原创设计,投入心血去完成。他认为走这条路终点只有一个,但是通往终点的路可以有很多条。成功并不难,只要敢于行动。
在谈到大学生应该为今后的工作预备什么的时候,首先,他觉得做好人这一点很重要,面对老板和客户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快速主动地帮助他们,要在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他建议在学校时同学们应该认真听课;在社会上要先听从前人的意见,自己思考,不懂的事情要主动提问,也要学会讲规则。进入不同的公司后,不要把一些商业机密泄漏出去。平时生活中也要养成好习惯,承诺过的事情必须做到。
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话题,张国平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主张大学生盲目创业。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在就职和创业两条大道面前,要冷静思考。他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进几家公司积累经验和资本,初入职场要一切服从分配,从基层做起。到30岁左右,再去选择一个行业,专心投入其中。他认为当今中国有些企业什么都做,却没有用心,以至于倒闭得很快。他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希望我们找工作起点不要太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一个喜欢的工作。
采访结束,他邀请我们参观了公司的各个部门以及仓库,在展览室他亲自为我们介绍产品,向我们展示了公司制作的纸托盘,并详细介绍了设计流程。之后
他带领我们参观了位于古林的工厂,全程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在进出门时细心地为我们掀起门帘,一个个耐心亲切的举动温暖着我们的心,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共进午餐时,他分享了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的经历,鼓励我们投身社会,回报社会。
青春的世界里,不需要禁锢思想,大胆追寻美好的梦想。不管前方是荆棘丛生,还是浓烟漫布,都要持之以恒,张国平用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坚持的美丽,谱写着奋斗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