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菜鸟驿站与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那大家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近这位造福宁工的校友与菜鸟驿站的奋斗故事吧。

宁波工程学院14届的校友刘金龙曾是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待了7年的他,是宁工快递站的创始者。从简单的快递站到菜鸟驿站,一直致力于建设快递站的他曾获得2016双11最具活力个人奖,而宁工的菜鸟驿站则获得了2016年度浙江优秀站点的荣誉,此项荣誉整个浙江省也只有5个。

刘金龙提起他创办菜鸟驿站的初衷时提到,他大二的时候是学院维权部的一员,他发现学校没有快递站,取快递非常不方便。
“那时候的快递员把快递送到北门,就等一个小时,逾期不候,有时候好几天都拿不着快递。”
快递给大家带来很多不便,上课的时候被快递员叫去拿快递是时常发生的事情,另外复杂的人员流动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校园物流的解决方案,就是建立一个校内快递服务站。
在刘金龙的构思里,菜鸟驿站具有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等优点。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构思与筹备菜鸟驿站,认真的在笔记上写下自己的构思与想法,最终在13年9月的时候,项目申报成功,校内快递服务站顺利建成。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到15年的时候,在校领导的支持下,菜鸟驿站推广了。
(当年手写笔迹)
最初的菜鸟驿站只是一个简单的快递集中处理点,他们将所有快递集中在一起,让取快递的同学排好队,报上自己的手机尾号,接着帮他们寻找快递。后来菜鸟驿站不断发展,有了分类的货架,大家可以在相应的货架上找到自己的快递。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菜鸟驿站,从人工转向智能,只要轻轻一扫,就可以将快递信息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取快递也不用手写签名了,只要通过扫描就可以完成提货。
历时4年,菜鸟驿站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费时费力转为高效便捷,从人工时代进入智能时代。自从有了菜鸟驿站,学校的快递翻了三翻,从以前的一天700多个,到现在的2000多个,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12点。这些,都见证着菜鸟驿站的进步。刘金龙说:“有了菜鸟驿站之后,短信发送更及时了,找快递也变得很便捷,大家取快递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现在的菜鸟驿站)
刘金龙回忆创业初期,自己一个人和另外几个同学一共四个人,带着兼职人员,一边上课一边为大家服务。他用做兼职挣来的钱和众筹得来的资金,仅仅一万元,就开始了创业之路。
“我那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早上六点就骑着电瓶车到五六公里外的物流公司拿快递回学校的,一天要早中晚去三次。手机要准备好几部,短信要一个一个发,每两三个月就要换手机,因为按键按坏了。”
起步的前半年,快递站没有收益,反而不断亏损。他说:“头半年交罚款就交了好多钱,因为快递有延误、有破损都需要我们赔偿。”
即将毕业的时候,是他最艰难的时期。
团队成员认为做快递站没有前途,纷纷退出,一个四人的小团队,顿时只剩下了刘金龙一个人。那时候他想注册公司,结果遇到了诈骗,把他的资金都骗走了。因为这件事,他还债还了整整一年。当问及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说:“因为我想把菜鸟驿站做好,而且这是我对学校的承诺,我想服务大家。”
(工作中)
他深知创业的艰苦,但也乐在其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想起那时候,忙是忙了点,但是很有意思。”累的时候他就出去打打球,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找辅导员聊聊天,他提起王向锋老师。
“小刘,创业累不累?”
“累。”
“坚持啊!”
“坚持坚持!”
这是他和王向锋老师的对话,他表示非常感谢王向锋老师,老师给了他许多的鼓励与帮助。

在谈起创业的经验的时候,刘金龙说,创业要不怕辛苦,与人合作要做好协议的拟定,合伙人之间要相互了解,相互信赖,相互支持。他还聊到菜鸟驿站未来的发展,称未来菜鸟驿站将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只要扫描一下面部,就可以实现取件。另外,他希望菜鸟驿站可以突破场地的限制,不断扩大,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便利,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解决课间的拥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