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首页  >学生风采  >正文

杨彦豪:从建交学子到同济硕士,他以行动绽芳华

来源: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编辑:汪慧 2024年07月04日

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杨彦豪考取同济大学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这件事,在全班同学看来,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这个来自福州的大学生,笑声爽朗,虽然身形不算高大,但浑身充满着力量,他既是班长、助教,也是浙江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更是校优秀共产党员。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眼里,这些个性化“标签”,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杨彦豪。

是学习“忍者”也是考研勇士

说起考研择校,杨彦豪坦然,由于他所在的科创团队多次与同济大学代表队同台竞技,对这所学校比较了解,加之身边专业课老师的推荐,很快及确定了要考同济大学土木水利研究生。“我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记性不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反复训练。”备考前,杨彦豪对自己进行了详细的“SWOT”分析,并制定了适配自己的学习方案。

考研过程中,杨彦豪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数学、力学和专业课太难了!”这让他感到十分棘手。基础不牢,那就用题海战术!他全面跟网课,课后加强训练,用这种方法,他几乎刷完了市面上已有题目,还总结了题型和解法,滚动复习,纵向思考,横向延拓。作为本方向唯一双非一学历考生,他在复试中也曾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杨彦豪立即调整心态,姿态放低,实事求是,突破自我,最终在复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被同济大学录取。

是竞赛达人也是时间管理大师

大一学年,杨彦豪成功获得机器人学院联合培养的宝贵机会,并成为智能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中的一员,进行自动化操作方面的学习与应用。“竞赛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拓宽学术视野,竞赛的成果可以为考研复试加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杨彦豪说。参加学科竞赛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在学科竞赛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参加学科竞赛。他会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竞赛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竞赛任务。“学习就要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竞赛就要全力以赴,争取取得好成绩。”杨彦豪果断地说。最终,他依托建交学院与机器人学院两院的丰厚资源,在各科研竞赛参与过程中积极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等多项机器人类国赛及省赛中拔得头筹、斩获佳绩,同时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省大学生数学竞赛、节能减排国赛中不断突破自己、获得奖项,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部级奖项11项、校院级奖项9项等。

是健身教练也是暖心大哥

课外,杨彦豪也积热衷拓展个人兴趣爱好,健身、羽毛球、篮球、游泳等都是他热爱的项目,他还担任过学校赛高健身房在职教练,在疫情封校期间充当带操教练,丰富同学们的生活。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中也有他忙碌的身影。

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还要数他在担任土木224班助教期间的点滴。224班的夏同学对此感触颇深:“我第一次参加结构竞赛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当深夜12点无奈地拿着模型回寝室时,偶遇了杨彦豪学长,他一眼便指出了模型的问题,还花了将近一小时的时间跟我们讲解了模型的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让我们最终取得了好成绩。”即使是在“退休”后,杨彦豪依旧时不时地去自习室和新生们一起自习。虽然杨彦豪只是224班的助教,但他对学弟学妹们一视同仁,在新生大一下学期面临方向选择时,他花了两个小时对3班同学进行一对一指导,从各专业方向每个学期的课程数量、考研优势、择业面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用做研究的思维帮助新生解决困扰,在新生助教的岗位上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名党员,杨彦豪既能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也敢于实践,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样的他传递着向上、向前的力量,也感染着身边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