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江北区图书馆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此举行——身残志坚的慈城姑娘方瑜将她的第一部诗集,同时也是记录了她近二十年的心路历程的珍贵作品《子夜圣歌》捐给江北区图书馆,希望与更多的知音一起赏阅。

方瑜新书《子夜圣歌》。
方瑜笔名子夜,于1987年12月出生在慈城出生,作为一个出生时仅有3斤6两的早产儿,她的身体十分羸弱。出生第40天,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却是个难得的大晴天,妈妈和奶奶便帮她在院子里洗了个澡。没想到方瑜被寒气冻住了小脑,患了上手足徐动型脑瘫,运动神经系统瘫痪。她不能自主控制行动,脚不能走,手不能握,说话含混不清,甚至连面部表情也难以自控。
为了看懂文字,要强的方瑜整整4年没有看电视画面,靠听声音,看下方的字幕,自学了汉字。她用全身上下唯一能动的几根脚趾,踩着鼠标一点一点敲出20余万字。

捐赠仪式。
《子夜圣歌》是方瑜的第一部诗集,写作时间跨度近二十年,里面不仅记载着她对文学的热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敬仰,还有她的坚韧和勇气。
活动现场,方瑜与在场的嘉宾分享创作历程:“我从识字之初便深深地热爱中国的古典诗词,华夏文明浩浩汤汤五千年沉淀下了无数璀璨辞章,可诵可歌,亦靡亦庄。我们可以‘起舞弄清影’也可以‘一览众山小’,可以‘采菊东篱下’也可以‘致君姚舜上’,哪怕我身有残疾,也能从中得到最深的安慰。因此我在这本书中融入了很多古典的诗词、掌故,希望把这份力量传达给更多现在的年轻人。”

活动现场。
同时,方瑜也感谢了江北区慈善总会、江北区残联、江北区文联和慈城镇对出版这部诗集的大力支持。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也能出书,今天在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圆梦了!”
现场嘉宾被方瑜的故事深深打动,感动地说道:“方瑜的2023年新年愿望是出版一本自己的书籍,在江北区残联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方瑜去年不仅加入了江北区作协,还出版了一本诗集,这对于这个从没上过学,靠着自学汉字进行创作的姑娘来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同时她也是年轻人的一个精神标杆,鼓励大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创造自己更灿烂的人生。”

活动现场。
方瑜是江北区残疾人事业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北区残联通过精准康复、就业培训、无障碍设施改造、入户访视等方式努力为残疾人群体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权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的一年里,区残联将以多样化的助残形式拓展专业化文化项目,满足残疾人朋友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残疾人朋友会拥有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江北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用脚码字20多年,这位身残志坚的慈城才女出书啦! (cnn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