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媒体聚焦  >正文

潮新闻:耕读劳动+高科技种植:宁波这所高校让劳动教育耕植心田

来源:潮新闻 编辑:叶欢欢 2023年10月20日

潮新闻:耕读劳动+高科技种植:宁波这所高校让劳动教育耕植心田

“今年的辣椒和油菜大丰收,我们把这些农产品做成辣椒酱和菜籽油,送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一起品尝劳动的果实,这种感觉非常幸福。”站在宁波工程学院劳动教育基地的田间地头,开荒一号小分队负责人黄伊敏同学自豪地介绍起来。对于地里种植的瓜果蔬菜,原本“五谷不分”的她现在如数家珍。

宁波工程学院劳动教育基地位于风华校区西北角一隅,与平日里恬静的校园风格截然不同的是,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热热闹闹的。春天,10余亩油菜花烂漫盛开,这里成了校园里的“网红景点”。夏天,瓜果蔬菜一茬接着一茬,长势喜人。眼下正值秋收季节,书香、桂香与果香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诗意的田园耕读画卷。

说起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的缘起,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青合颇有感触。2021年,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找到他,“学生找我求助,我当时就在想,如何在药物治疗之外,帮他做一些辅助性治疗。”多年的学生工作,让李青合深知辅助性治疗的重要性。在查阅资料和充分调研后,他把目光瞄准了位于校园西侧宁工驾校的一块空地上。“养花种菜有益身心健康。于是,我试着和他一起种起了冬瓜。”从播种到收获的100余天时间里,在师生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冬瓜从一颗种子渐渐长大直至成熟。冬瓜长大了,学生的情绪也在具体劳动中得到释放,生活和学习都迈入了正常轨道。

随着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宁波工程学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也正式出台,李青合尝试利用驾校训练场的空地继续开展劳动教育。

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网安学院组建了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广泛调研。今年3月,占地近25亩的宁波工程学院劳动教育校内实践基地揭牌,两家校外企业劳动教育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规模近800亩,“1+2”的劳动教育基地新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搞水培项目?”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技术支持下,同学们在劳动教育基地搭建了一个小型水培实验室,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探索高科技种植蔬菜的原理和奥秘,同学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工程等专业学生用传感器等零部件自行组装滴灌系统,设计好程序,实现自动滴灌,有同学将课堂知识充分利用到劳动课上,利用视觉检测分析技术,对所种的种子进行筛选,识别率达到98%以上。

训练机器人采摘不同的蔬菜,对同学们来说是件新鲜事,需要学习编程、视觉传达、仿生等多种知识。“如果能去中科院材料所去实习,那就太幸福了”,一位修读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同学说。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学院与中科院材料所达成合作协议,每年派10-15位学生前去实习,宝贵的学习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未来,他们将在实现联网控制大棚之余,利用大数据分析作物生长规律,多学科联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围绕“四季见花、每月有菜”的种植目标,劳动教育基地种植了月季、绣球等10多种花卉,萝卜、白菜等近20个蔬菜品种,大豆、油菜等10多种农作物。如今,宁工菜籽油、宁工辣椒酱、宁工烤红薯等多个校园农产品广受师生好评。大家在品尝劳动果实的同时,也体悟到了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带来快乐的真理。

校长邵千钧和同学们一样感同身受,他的话道出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根由:“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途径与机制。劳动教育是宁波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选动作,与德、智、体、美四育相辅相成,体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独特价值。”

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61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