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纵览

首页  >要闻纵览  >正文

思政课堂搬到社区 理论实践拉近距离

来源:宁波工程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 2014年05月04日

校园新闻网讯“社区自治非常重要,离开社区自治,社区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4月28日下午,西门街道新芝社区居委会里,我校建筑121、122班的71名同学围坐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珊霞的身边,专注地听她讲社区工作。这是一次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这次课的,是张新光副教授。

“在大家印象里,思政课都是‘板着脸’说教的,要上得既有趣又有意义非常难,因此我尝试将课堂搬到社区,让同学们从现实社会中感受政治,认知社会。”张新光说。

张新光老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社区党建和义工等方面的情况,使同学们对社区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并就此给同学们留下一系列的思考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到了西门街道社区居民事务互助中心,该中心负责人王惠珍通过一组“海曙区西门街道2013年度公益创投项目”展板图文并茂的向大家介绍了爱心洗涤坊、残障人士“心诉屋”、爱心“粥”转站等品牌公益项目,使同学们对于社区义工制度有了具体感性的认识。

社区课堂的第二站是新芝社区党委书记陈珊霞为大家讲解社区党组织建设和义工组织等。陈珊霞通过具体的社区工作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讲解。“我们社区共有8个党支部,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全部通过民主推选,通过党员议事会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居民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社区的工作,社工工作千头万绪,非常辛苦。”陈珊霞的讲课条理清晰,激情四溢,丝毫不逊于学校专业教师。这位社区党委书记在“菲特”台风期间和社工一起6天6夜坚持为受困居民送饭菜,腿在脏水里都泡烂了,她的事迹感动了社区居民,也是对同学们最好的言传身教。

授课结束后,陈珊霞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爱心洗涤坊和社区服务中心。爱心洗涤坊针对老年人洗衣服、晾晒衣服不方便等问题,重点解决高龄、困难、独居老人的洗衣问题,60周岁以上老人及义工免费享受洗涤服务。洗涤坊里晾满了干净的床单被套,阳光下有一种温暖的味道。在社区服务中心,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奶奶正在细心地为居民量血压。“这位是姚奶奶,已经80岁了,从医院退休后担任社区义工,志愿为居民看病,目前我们社区有好几百名义工。”陈珊霞为同学们介绍道。

“这样的授课形式很新鲜,我们很喜欢。”“我也想来社区当义工,我们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居民免费进行装修设计。”社区课堂结束后,同学们都很兴奋。“到社区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从2012年开始实践,目前已经在三届学生中开展过了,下次课我们要到胜丰小区去,让同学们直接参与义工服务。”张新光老师的话让同学们对下一次思政课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