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纵览

首页  >要闻纵览  >正文

我校打破党员终身制 3名党员被劝退

来源:宁波工程学院新闻中心 编辑: 2014年07月01日

校园新闻网讯临近“七一”,经管学院召开了学生党支部大会,会上全体成员投票表决,取消张某的党员资格。会议气氛有点凝重,张某当着大家的面流泪了,“我内心也意识到自己确实不像一个党员,但总抱有侥幸心理,没想到学校真的‘动刀’了。”他有些懊悔的说。党支部的同学也有一些伤感,“张某确实没有发挥好党员的带头作用,希望他以后有进步,争取重新入党。”

如何让学生党员明显区别于一般群众?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去年4月开始,宁波工程学院以经管学院为试点,出台了《关于落后学生党员“劝退”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共有3名学生党员被劝退出党。

“劝退”制度规定了“劝退”对象和依据标准。

以党员素质考核分为依据。学院从政治素质、学习与社会工作、生活表现三个方面实施党员素质考核,在年底、转正期间,党员素质考核分60以下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为基本合格的为“劝退”对象。

以民主评议结果为依据。党员民主评议或群众测评中,合格低于75%(或75分)的党员为“劝退”对象。

以参加党组织生活为依据。缺席活动或不做组织布置的工作合计三次的,为“劝退”对象。

党员违犯校纪校规或法律法规,为“劝退”对象。

目前在高校实行学生党员“劝退”制度的只有极少数,标准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到位?同学是否认可?这些都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经管学院党总支书记朱锡明说:“出台‘劝退’制度我们是极其慎重的,经过了广泛征求意见和调研。试行一年多来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对在校学生党员触动很大。”

3名学生党员被劝退出党,2名是因为党员素质考核分不及格,1名是因为多次无故缺席党组织活动。对这些被列为“劝退”对象的同学,经管学院党组织要经过调查核实、初步会审、谈话、党支部大会讨论、党总支审核、报校党委组织部批复等流程,以确保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制度在,人情味也在。对于希望继续留在党内意愿强烈的“劝退”对象,经管学院党组织会设定半年或一年的考察期,考察期满后进行二次考核。经管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晓雁说:“对于‘劝退’对象,我们会经常下寝室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情低谷。党员同学和学生干部也会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劝退”制度在学生党员尤其是高年级党员中引起了地震。原来很多毕业班党员借口实习或找工作,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现在再忙他们也要赶回学校过党组织生活。入党前比党员还党员,入党后比群众还群众的现象也减少了,为了考核达标,党员在学习、校园活动、公寓表现等方面都能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劝退’制度实施以来,同学们的自律意识明显增强,确实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朱锡明说。

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戴志伟表示,在试点学院党员“劝退”制度和做法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将考虑在其他学院推广实施。